<li id="koicu"><source id="koicu"></source></li><rt id="koicu"><delect id="koicu"></delect></rt>
<button id="koicu"><input id="koicu"></input></button>
  • <strike id="koicu"><acronym id="koicu"></acronym></strike>
  • 省衛生廳關于印發實施《江蘇省婦女發展規劃(2006-2010年)》和《江蘇省兒童發展規劃(2006-2010年)》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2007-10-23 15:45 字體:[ ]

    各市衛生局、廳直有關單位:
      為加快我省婦幼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改善婦女兒童衛生保健狀況,提高廣大婦女兒童的健康素質,根據省政府蘇政發〔2006〕110號文印發的《江蘇省婦女發展規劃(2006-2010年)》和《江蘇省兒童發展規劃(2006-2010年)》,制定《江蘇省衛生廳實施〈江蘇省婦女發展規劃(2006-2010年)〉和〈江蘇省兒童發展規劃(2006-2010年)〉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附件:

    江蘇省衛生廳實施《江蘇省婦女發展規劃(2006-2010年)》和
      《江蘇省兒童發展規劃(2006-2010年)》方案


      為認真組織實施省政府《江蘇省婦女發展規劃(2006-2010年)》和《江蘇省兒童發展規劃(2006-2010年)》(以下簡稱“兩規”),加快我省婦幼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實現國務院《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以下簡稱“兩綱”)提出的婦幼衛生發展目標,提高廣大婦女兒童的健康保障水平,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制定《江蘇省衛生廳實施〈江蘇省婦女發展規劃(2006-2010年)〉和〈江蘇省兒童發展規劃(2006-2010年)〉方案》。
      一、背景
      “十五”期間,我省衛生系統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組織實施國務院“兩綱”和省政府“兩規”。省衛生廳先后制定下發了《江蘇省衛生事業第十個五年計劃》、《江蘇省婦幼衛生事業發展綱要(2001-2010年)》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明確了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為我省婦幼衛生事業長遠發展指明了方向。五年來,全省各地以技術準入和日常監管為手段,加強母嬰保健技術、愛嬰醫院和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監督管理,提高婦幼保健服務質量;以婦幼保健機構分級管理與等級評審為抓手,加強婦幼保健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婦幼保健服務能力,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通過組織實施“十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積極采取綜合措施,全省婦幼衛生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婦幼衛生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有了明顯提高。衛生領域主要指標中,除婚前醫學檢查率因國家政策原因尚未達標外,其余主要指標均已達標,并處于全國領先地位。2005年,全省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6.69‰和8.56‰,較2000年分別下降了40.27%和41.41%,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全省孕產婦死亡率為18.56/10萬,較2000年下降了34.90%,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十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的實施取得了較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突出表現為:婦幼衛生投入嚴重不足,婦幼保健機構基礎設施簡陋、設備陳舊、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流動婦女兒童日益增加,保健管理難度加大;城鄉婦幼衛生保健服務發展不平衡,婦女兒童健康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婚前醫學檢查工作削弱,出生缺陷發生率有升高趨勢等等。
      “十一五”期間,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婦女兒童健康需求不斷增長,婦幼衛生工作面臨許多新問題和新挑戰,婦幼衛生改革與發展任重道遠。為進一步改善我省婦女兒童衛生保健狀況,提高廣大婦女兒童的健康素質,促進婦女兒童全面發展,必須明確新時期婦女兒童發展規劃中婦幼衛生工作目標任務,采取積極措施,認真組織實施。
      二、主要目標
      1. 健全省、市、縣三級婦幼保健機構網絡。
      2. 婦女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和生殖健康服務。
      3. 兒童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
      4. 加強婦女兒童精神衛生保健。
      5. 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
      6. 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三、支持性指標
      1. 市、縣(市)獨立建制婦幼保健機構健全率100%,市轄區獨立建制婦幼保健機構健全率達到90%以上。
      2. 甲等婦幼保健院(所)比例達到80%以上,醫療保健機構95%以上的產科、新生兒科達到省定建設標準。
      3.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合格率100%。
      4. 孕產婦和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率均達95%以上。
      5. 城市、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分別達到98%和95%以上。
      6. 孕產婦產前篩查率和艾滋病篩查率分別達到90%和70%以上。
      7. 城市、農村婦女病普查率均穩定在80%以上,逐步提高婚前醫學檢查率。
      8. 育齡婦女生殖保健知識普及率、計劃生育知識普及率、避孕節育措施有效率達到90%以上。
      9. 新生兒省定三種疾病篩查率城市達到90%、農村達到80%以上;七歲以下兒童視力篩查率城市達70%以上,農村達60%以上。
      10. 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以鄉為單位穩定在95%以上。
      11. 出生缺陷發生率控制在8‰以下。
      12. 孕產婦死亡率降至20/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
      13. 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0%以上。
      14. 有效控制出生人口性別比。
      四、策略與措施
      (一)加強學習宣傳,提高思想認識
      1. 認真組織全省衛生系統學習宣傳省政府“十一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充分認識實施“規劃”的重要性,把“規劃”實施與婦幼衛生重點工作相結合,制定本地區實施方案,確保“規劃”的順利實施。
      2. 各地要按照《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定》要求,把婦幼衛生事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不斷增加對婦幼衛生事業的投入,加快發展婦幼衛生事業。
      3.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協調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在職責范圍內做好婦幼衛生工作,形成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的合力。
      (二)增加政府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1. 建立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各省轄市、縣級市及有條件的縣要建立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納入財政預算,逐年有所增長。
      2. 合理安排婦幼衛生保健服務經費。各地要按18歲以上婦女和7歲以下兒童年人均不低于2元的標準,將婚前醫學檢查、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婦女病查治等婦幼保健服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各市、縣(市、區)級婦幼衛生事業費占當年衛生事業經費總支出的比例不低于5%。
      3. 加大對婦幼保健機構投入。進一步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合理整合婦幼衛生資源,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婦幼保健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設備配套,增強婦幼保健機構綜合服務能力。
      4. 建立政府購買婦幼保健服務的機制。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的婦幼保健服務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按城市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10元的標準補助,納入財政預算并逐年增加。
      (三)加強網絡建設,提升服務能力
      1. 將婦幼保健機構納入公共衛生體系進行建設,健全和鞏固婦幼保健服務網絡。省、市、縣(市、區)分級設置婦幼保健機構。
      2. 深入開展等級婦幼保健機構創建工作,加強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婦幼保健服務能力。
      3. 強化愛嬰醫院管理,促進各級醫療保健機構產科、新生兒科建設和管理;改善鄉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產科門診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配套條件。
      4. 探索在各級醫療保健機構間建立孕產婦救助綠色通道,切實保障孕產婦和嬰兒生命安全,進一步降低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
      (四)抓好人才培訓,提高業務素質
      1. 增加婦幼保健機構保健服務人員編制,使保健人員的配備與婦幼保健院(所)的功能任務相適應,加強婦幼衛生保健服務隊伍建設。
      2. 依法加強母嬰保健技術服務人員管理,確保從事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的人員定期培訓,持證上崗,依法執業。
      3. 嚴格婦幼保健技術服務人員專業技能及管理人員管理知識的培訓和考核,提高各級婦幼保健機構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五)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1. 合理調整各級婦幼保健服務機構的職責分工,建立城鄉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密切協作、合理分工的婦幼保健服務網絡。
      2. 加強婦女保健工作,城鄉婦女每兩年至少進行一次婦女病普查,開展產前診斷(篩查)服務,規范孕產期、更年期和心理衛生等保健服務,提高產科、新生兒科服務質量,降低剖宮產率,預防和控制婦女性病以及艾滋病母嬰傳播,保障母嬰健康。
      3. 加強兒童保健工作,強化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管理,規范兒童免疫接種,重點抓好兒童聽力篩查和視力篩查,提高兒童健康水平。
      4. 廣泛開展婦女兒童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婦女兒童衛生保健和優生優育等知識,積極恢復婚前醫學檢查服務,減少出生缺陷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5. 進一步做好流動人口中孕產婦和兒童衛生保健、兒童計劃免疫、殘疾兒童康復診療等特殊群體婦幼保健工作。
      6. 推進婦女兒童保健服務科學研究,重點圍繞降低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的措施和方法、新生兒疾病篩查和產前診斷的新技術以及婦女兒童心理疾病的防治方法等,努力提高婦幼保健科學技術水平。
      7. 依法打擊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努力控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
      (六)依法強化監管,規范服務行為
      1. 認真貫徹實施《母嬰保健法》及其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加強對婦幼保健服務的監督管理。
      2. 嚴格母嬰保健技術服務準入,對從事母嬰保健技術服務的機構和人員,依據相應的執業標準核發執業許可證書和人員資格證書。
      3. 認真執行新生兒疾病篩查、產前診斷(篩查)、助產技術服務、婚前醫學檢查等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的質量標準,規范母嬰保健技術服務,提高服務質量。
      4. 加強對醫療保健機構B超和染色體篩查等技術服務的監管,嚴厲打擊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人工終止妊娠手術等違法行為。
      5. 主動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切實加強對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監管,促進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水平的提高。
      五、組織實施
      1. 組織實施省政府婦女兒童發展規劃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要強化政府責任,加大統籌力度,搞好部門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規劃、監督和指導作用。
      2. 省衛生廳成立實施“兩規”領導小組,制定“兩規”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基層工作進行監督評估和指導。
      3. 各市、縣(市、區)衛生局成立相應領導組織,按照省“兩規”實施方案組織實施,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做好實施過程中的監督評估和指導工作,定期向省衛生廳上報實施情況。
      六、監測與評估
      1. 各地對本方案的實施進行全過程的監測和中、終期評估。通過監測和評估,及時總結經驗和發現問題,進行科學決策并采取相應干預措施,保證“兩規”的順利實施。
      2. 建立“兩規”衛生保健指標的年報和中、終期評估報告制度。通過監測能獲取的數據指標,每年應有分析報告;不能獲取數據的指標,應定期組織調查,摸清情況,并進行必要的干預。
      3. 各級衛生部門要做好“兩規”中衛生保健指標的監測評估工作,加強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動態分析工作。
      4. 加強婦幼衛生年報、孕產婦死亡監測、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出生缺陷監測以及出生性別統計等監測資料的質量控制,防止或減少漏報和錯報,提高監測質量。
      5. 省衛生廳對“兩規”實施情況每年組織一次抽查,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干預措施和指導意見。
      6. 加強省婦幼衛生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充分發揮其在“兩規”實施監測評估中的作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閱讀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在线|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电影|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好硬~好爽~别进去~动态图, 69式真人无码视频免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无码中出|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乱人伦中文视频高清视频|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 日韩AV高清无码|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欧美日韩v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