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koicu"><source id="koicu"></source></li><rt id="koicu"><delect id="koicu"></delect></rt>
<button id="koicu"><input id="koicu"></input></button>
  • <strike id="koicu"><acronym id="koicu"></acronym></strike>
  • 關于江蘇省2018年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發布日期:2019-02-15 15:42 來源: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字體:[ ]

    ——2019年1月14日在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省財政廳廳長 儲永宏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報告江蘇省2018年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8年預算執行情況

    2018年,全省各級財政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貫徹中央方針政策和省重大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的有關決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圍繞“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深入推進財稅改革,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積極保障“六個穩”工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良好開局、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了有力的財政支撐。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30.16億元,增長5.6%,稅收占比84.2%。其中,稅收收入7263.65億元,增長12%;非稅收入1366.51億元,下降19%。考慮到年中國家出臺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減稅降費政策因素,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際增幅在7%以上。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658.22億元,增長9.8%。

    當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中央稅收返還及轉移支付收入、地方政府一般債務收入及上年結轉收入等,收入共計13961.61億元。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加上解中央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當年支出共計13380.14億元。收支相抵,預計結轉下年支出581.47億元。

    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7.67億元,加中央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收入、地方政府一般債務收入、下級上解收入及上年結轉收入等,收入共計5052.36億元。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79.01億元,加上解中央支出、對市縣稅收返還及轉移支付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當年支出共計4966.38億元。收支相抵,預計結轉下年支出85.98億元。

    省對市縣轉移支付補助2165.83億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1271.36億元,占比58.7%;專項轉移支付894.47億元,占比41.3%。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8222.81億元,增長17.4%。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9055.8億元,增長19.8%。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中央補助收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上年結轉收入等,收入共計10974.23億元。當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加上解中央支出、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調出資金等,當年支出共計9938.48億元。收支相抵,預計結轉下年支出1035.75億元。

    省級政府性基金收入124.4億元,增長7.1%。省級政府性基金支出83.75億元,增長45.5%。省級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中央補助收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上年結轉收入等,收入共計1944.23億元。當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加上解中央支出、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支出、調出資金等,當年支出共計1908.61億元。收支相抵,預計結轉下年支出35.62億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28.66億元(下降23.7%),加上年結轉收入7.79億元,收入共計136.45億元。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78.95億元(下降44.1%),加調出資金34.11億元,當年支出共計113.06億元。收支相抵,預計結轉下年支出23.39億元。

    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7.31億元(增長37.2%),加上年結轉收入0.01億元,收入共計27.32億元。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6.83億元(下降13.2%),加調出資金5.64億元,當年支出共計22.47億元。收支相抵,預計結轉下年支出4.85億元。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收入6331.41億元,支出5708.81億元,當年收支結余622.6億元,年末滾存結余7587.16億元。

    省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668.73億元,支出668.15億元,當年收支結余0.58億元,年末滾存結余655.98億元。

    (五)地方政府債務情況

    1.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余額情況。

    財政部核定我省新增政府債務限額1665億元(包括政府債券1664億元,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1億元),我省2018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4768.3億元。截至2018年末,我省地方政府債務余額預計為13285.55億元,在核定限額之內。債務率為61.5%,低于警戒線,風險總體可控。省級地方政府債務限額752.78億元。截至2018年末,省級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529.56億元。

    2.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情況。

    我省發行政府債券2681.9億元,其中:新增債券1664億元,再融資債券434億元,置換債券583.9億元。

    3.地方政府債券使用情況。

    全省新增地方政府債券1664億元,主要用于:交通運輸184.67億元、市政建設281.83億元、土地儲備495億元、保障性住房建設422.18億元、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47.54億元、農林水利建設76.85億元、教育科學醫療等社會事業155.93億元。省級新增地方政府債券88億元,主要用于:交通運輸65億元、農林水利建設23億元。

    4.地方政府債務還本付息情況。

    全省政府債務還本支出1282.64億元,付息和發行費支出364.5億元。省級政府債務還本支出97.8億元,付息和發行費支出17.52億元。

    在省財政與中央財政、市縣財政辦理正式結算后,上述預算執行情況還會有一些變動,屆時我們再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

    2018年全省和省級預算執行與管理主要體現了以下重點:

    (一)注重精準施策,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多措并舉為企業降低成本1200億元以上。落實“科技30條”、“人才10條”,推動建立以誠信為基礎的科研經費管理機制。對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引領性、基礎性、高成長性項目給予重點支持。支持組建省鐵路集團、東部機場集團,支持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支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做好省級機構改革等各項改革涉及的財政政策制定與經費保障工作。繼續支持國際貨運班列運行,支持發展總部經濟。三是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城鎮建設。推動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整合設立改善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專項資金。支持創建2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對19個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市縣、24個省級特色小鎮和21個重點鎮給予獎補。四是加強文化建設。支持文化惠民工程、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建設,加快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五是推動生態保護與修復。完善生態轉移支付辦法,健全長江大保護財政獎補機制、水環境區域補償機制。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時兌現普惠性支出提標政策,推動民生十項實事全面完成。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5%以上用于保障民生。

    (二)聚焦重點任務,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一是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緊緊圍繞“三個確保”目標和“清、規、控、降、防”五項要求,積極穩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印發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等相關文件,進一步規范政府舉債融資行為。完善工作機制,建立政府性債務應急處置協調機制。成功發行地方政府債券2681.9億元,有效緩解了市縣政府資金緊張狀況。二是支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按照精準識別、分類施策的要求,加大對重點片區、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群體的支持。突出產業幫扶,統籌省級農業產業資金支持12個省定重點幫扶縣區產業富民項目、南北共建農業產業園等。三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支持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支持推進“263”專項行動,解決大氣、水、土壤等污染突出環境問題。完善與污染物排放總量掛鉤的財政政策。

    (三)強化系統思維,推動財政管理改革創新。一是深化財稅改革。全面落實國家降低增值稅稅率、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試行留抵退稅等改革政策。實施省對市縣均衡性轉移支付辦法。加大專項資金整合力度,推行“大專項+支持方向”方式下達資金。全省累計盤活存量資金超過2100億元。納入績效目標管理的省級財政專項資金達667億元。大力推進預決算公開。出臺政府采購信用管理辦法,簡化省級集中采購品目至42項。我省連續兩年被國務院表彰為財政管理先進地區。二是推進依法理財。首次向省人大常委會作了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綜合報告和金融企業國有資產專項報告。停征、取消、轉出行政事業性收費8項,政府性基金停征、降標3項。三是優化支持方式。規范推廣運用PPP模式,已落地項目307個,總投資6324.64億元。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已發起設立或參與出資基金54支,已投資項目386個,投資金額434.7億元。支持政銀合作融資,“小微創業貸”累計投放603億元,“科技貸款資金池”累計投放規模達920億元。率先建立財政支持綠色金融發展政策體系。

    我們也看到,當前財政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緊平衡特征明顯;一些部門和單位重分配輕管理,重投入輕績效,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亟需提高;預算執行不夠均衡,部分項目執行率偏低;政府性債務化解任務繁重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努力加以解決。

    二、2019年預算草案

    2019年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按照“六個穩”工作要求,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認真落實減稅降費等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財政政策的精準度與有效性;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牢固樹立政府帶頭過“緊日子”思想;全力支持高質量發展,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促進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一)一般公共預算

    1.全省一般公共預算

    考慮到國家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影響,以及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財力支撐的需要,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目標為9000億元,增長4.5%左右;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期目標為12200億元,增長5%左右。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中央稅收返還及轉移支付收入、地方政府一般債務收入及上年結轉收入等4308.5億元,收入共計13308.5億元。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加上解中央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及結轉下年支出等1108.5億元,支出共計13308.5億元。收支相抵,保持平衡。

    2.省級一般公共預算

    (1)省級收入預算安排情況。

    考慮到省級稅收收入征管方式調整因素,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175億元,加上預計上級補助收入1582.23億元、下級上解收入1743.24億元、上年結轉85.98億元、調入資金37.99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43.84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收入557.9億元,收入共計4426.18億元。

    (2)省級支出預算安排情況。

    ①上解中央支出237.12億元。其中,體制上解80.72億元,出口退稅上解109.39億元,專項上解47.01億元。

    ②返還性支出560.84億元。根據歷次中央與地方財政體制調整的有關規定,省對市縣給予稅收返還補助。

    ③中央專項轉移支付支出232.08億元。根據中央已提前下達的專項轉移支付支出總額編入省級支出預算。

    ④一般性轉移支付支出1152.29億元。一是對市縣固定數額補助支出330.33億元。主要是歷次財政體制調整時,為保障市縣既得利益而給予市縣的補助基數。二是對市縣財力性補助支出184.97億元。主要包括: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支出79.18億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支出70億元、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支出15億元等。三是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支出406.34億元。這是根據國務院對基本公共服務領域18項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而新設的轉移支付。主要包括:教育51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283億元、衛生健康36億元、住房保障36億元。主要用于: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年人均55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高到年人均75元等。四是其他有關事項一般性轉移支付支出230.65億元。主要包括:結算補助支出81.44億元、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支出54.12億元、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支出19.26億元、其他支出39.47億元等。

    ⑤省級財力安排的省本級支出和專項轉移支付支出1483億元,主要內容是: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安排113.19億元,同口徑增長10.7%。主要項目有:省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單位繳費45.24億元、就業專項資金12.15億元、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8.8億元、殘疾人康復專項補助3.48億元、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儲備金5億元、養老金基本缺口補助25億元等。

    ——衛生健康支出安排41.08億元,同口徑增長6.3%。主要項目有:省級公費醫療經費9億元、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補助資金5.28億元、公共衛生與計劃生育服務4.32億元、衛生計生重點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4.3億元、中醫藥事業發展專項資金2.96億元、省級醫療衛生機構發展運行補助資金2.84億元等。

    ——農林水支出安排192.18億元,增長14.1%。主要項目有:改善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專項資金35.62億元(加上一般轉移支付安排資金等共計77億元)、水利重點工程建設9.01億元(加上地方政府債券安排40億元,共計49.01億元)、農田建設資金22.28億元、現代農業發展資金20.18億元、水利發展資金18.46億元、農業生態保護與資源利用資金15.18億元、農業公共服務資金9.7億元、漁業油補9.5億元、扶貧專項資金8.1億元、省級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農林水)5.5億元等。

    ——教育支出安排272.42億元,同口徑增長6.3%。主要項目有:生均撥款202億元、“雙一流”建設專項經費9.17億元、高等教育內涵建設與發展專項資金24.24億元、教育獎助體系專項經費16.21億元等。

    ——科學技術支出安排78.43億元,增長10%。主要項目有:企業創新與成果轉化專項資金10億元、蘇南專項10億元、企業研發投入獎補7.5億元、高新技術企業培育3.5億元、省級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科技)6.5億元、雙創人才專項資金7.75億元、省重點研發計劃資金5.82億元、自然科學基金4.2億元等。

    ——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安排30.3億元,增長8.8%。主要項目有:宣傳文化發展專項資金4.5億元、文化企業專項扶持經費3.79億元、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專項引導資金2.5億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2.41億元、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文化)2億元、文化體育等單位保障與事業發展經費4.98億元、省級文化事業發展專項資金1.05億元等。

    ——節能環保支出安排53.14億元,增長7.3%。主要項目有:太湖水污染治理引導資金21.18億元、環境保護引導資金17.95億元、城鄉環境品質提升專項資金4.13億元、建筑節能和建筑產業現代化專項引導資金2億元等。

    ——服務業與經濟發展方面專項支出安排78.39億元。主要項目有: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引導資金30億元、商務發展資金19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0億元、現代服務業(其他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4.15億元等、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商業服務)2.48億元。

    ——交通運輸支出安排235.05億元。主要項目有:交通發展專項資金143.81億元、交通養護專項資金50.74億元、農村客運出租車油補9.83億元等。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等安排261.92億元。主要內容有: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3億元、公共安全支出94.81億元、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33.93億元、住房保障支出60.18億元。

    ——其他方面126.9億元。主要項目有:預備費12億元、政府投資基金20億元、對口支援專項資金13.95億元、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引導資金13.65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券付息16.7億元、統籌基建項目資金4億元等。

    ⑥省級政府一般債券項目支出70億元,其中:水利重點工程建設40億元、干線航道建設18億元、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設12億元。

    ⑦省級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116.97億元,用于償還2019年到期的省級政府一般債務本金。

    ⑧省級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支出487.9億元。

    ⑨上年結轉項目支出85.98億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

    考慮到國家對房地產市場調控趨緊政策的影響,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為7330億元(下降10.9%),加中央補助收入25.47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1165.4億元、上年結轉收入1035.75億元、調入資金31.42億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預計為9588.04億元。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減去調出進入一般公共預算305.56億元、結轉下年支出942.51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439.97億元,其余7900億元全部安排支出。

    省級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為114.93億元(下降7.6%),加中央補助收入25.47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1165.4億元、上年結轉收入35.62億元,省級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預計為1341.42億元。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減去補助市縣支出60.06億元、調出資金5.31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支出1165.4億元后,其余110.65億元全部安排支出。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全省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計為106.45億元(下降17.3%),加上年結轉收入23.39億元,全省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總量預計為129.84億元。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總量減去調出31.82億元進入一般公共預算后,其余98.02億元全部安排用于對國有企業的資本金注入、改革成本支出等。

    省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計為29.8億元(增長9.1%),加上年結轉收入4.85億元,省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總量預計為34.65億元。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總量減去調出9.26億元進入一般公共預算后,其余25.39億元全部安排用于國有企業的資本金注入、改革成本支出等。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按現行政策測算,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計為7398.64億元,支出預計為6989.9億元,收支相抵,當年結余預計為408.74億元,加上上年滾存結余7587.16億元,預計年末滾存結余為7995.9億元。

    省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計為1391.64億元,支出預計為1328.31億元,收支相抵,當年結余預計為63.33億元,加上上年滾存結余655.98億元,預計年末滾存結余為719.31億元。

    (五)地方政府債務情況

    1.收支預算。納入年初預算的全省地方政府債務收入為1723.3億元(含一般政府債券和專項政府債券)。其中,財政部經批準提前下達我省新增債券收入1020億元,再融資債券收入703.3億元。納入年初預算的全省地方政府債務支出為1723.3億元,其中:省級支出70億元,省級地方政府債務轉貸支出1653.3億元。

    2.還本付息。2019年全省地方政府債務還本支出978.09億元,付息支出439.01億元,其中:省級還本支出116.97億元,付息支出17.43億元。

    (六)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前支出情況

    根據預算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在本次大會審議批準前,省級安排支出15.26億元,主要用于省級預算單位的基本支出和2018年結轉項目支出等。

    三、努力完成2019年財政改革與預算收支任務

    2019年,財政改革、服務發展任務繁重,完成上述預算收支任務,仍面臨一定的壓力。我們將按照“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全面落實國家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嚴格依法依規征收各項財政收入,努力完成全年收入預期目標;堅持有保有壓原則,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全力保障重大項目和重點支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一)支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圍繞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全面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認真落實增值稅減稅,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車輛車船稅稅率調整等政策。嚴格落實國家和省清理規范收費基金各項政策。二是圍繞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大力支持企業發展。不折不扣落實國家和省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促進企業創新發展的普惠制財政政策,加大對企業創新與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重點研發計劃等支持力度。三是圍繞提升產業鏈水平,推動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優化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現代服務業發展等資金使用方向,重點支持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促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四是圍繞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發揮財政政策乘數效應。運用普惠金融發展、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補助等資金,做大“小微創業貸”、“富民創業貸”、“科技貸款資金池”等產品規模,引導金融機構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支持。

    (二)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一是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健全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體系,切實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督促各地進一步摸清政府隱性債務對應資產情況,有效提升資產變現能力。高度重視政府性債務化解工作,督促各地認真落實化債方案,采取安排年度預算資金、利用超收收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資產等方式,多渠道化解存量債務。全面加強各地政府性債務動態監測。繼續開好“前門”,積極做好政府債券發行工作。二是支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統籌用好各類扶貧資金,重點向“病殘孤老災”特殊貧困人口、省定經濟薄弱村、六大片區及省定重點幫扶縣傾斜。統籌整合涉農資金,重點支持發展特色農業、旅游休閑等產業,構建脫貧增收長效機制。三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繼續支持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推動實施“263”專項行動,重點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氣污染防治、太湖流域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領域。

    (三)支持擴大有效需求。一是發揮消費拉動作用。研究完善促進消費的財政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電子商務、旅游示范區建設、產品質量提升行動。二是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健全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投入機制,統籌整合交通領域各類專項資金,大力支持高鐵、重要節點機場、公路、港口、高等級航道建設,加快建立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大城鎮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對海綿城市、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給予支持,推動特色小鎮和旅游風情小鎮創建。進一步規范推進PPP發展,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三是推動外貿穩中提效。加大對走出去企業的支持力度,在企業對外投資合作項目的前期費用、貸款貼息、大項目獎勵、境外園區建設、人員培訓等方面給予扶持。

    (四)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是大力支持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通過統籌整合省級涉農資金、省級均衡性轉移支付傾斜及新增預算安排等,重點支持新型農村社區、小城鎮集中安置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二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繼續加大“三農”投入力度,支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創建、產業興村強縣行動,支持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蘇南地區輪作休耕,扶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三是大力支持鄉村建設。繼續支持“四好農村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田園綜合體和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穩步推進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

    (五)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全力保障就業形勢穩定,重點支持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二是支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健全各類教育生均撥款動態調整機制。鞏固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積極支持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及高中階段教育資源。支持加快“雙一流”建設和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卓越計劃。三是支持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健康江蘇”建設,支持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四是加強社會保障。支持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等托底政策,啟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運營。五是促進文化事業發展。繼續支持文化惠民工程、藝術精品創作和文化產業發展。設立大運河文化旅游發展基金,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試點。

    (六)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一是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認真落實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等要求,積極配合推進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建設。完善項目庫管理,加強項目評審論證。做好國有資產綜合報告。實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加大預決算公開力度。二是加快推進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研究出臺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省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明確共同事權范圍,制定省基礎保障標準,規范支出責任分擔方式。三是全面落實國家稅制改革部署。密切關注國家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動向。抓好現有國家先行先試政策在我省的落實工作。四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研究出臺我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探索建立新增重大政策、項目事前預算審核和績效評估機制。加快實施重大政策和項目的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結果向同級人大報告制度。

    各位代表: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方針政策和省重大決策部署,按照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要求,迎難而上,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務求實效,扎扎實實做好財政支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各項工作,為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做出積極貢獻!


     公報PDF版瀏覽、下載:關于江蘇省2018年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預算草案的報告.pdf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伦另类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日韩中文久久|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国色天香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av日韩av无码|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国产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无码专区AAAAAA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一本本月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