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koicu"><source id="koicu"></source></li><rt id="koicu"><delect id="koicu"></delect></rt>
<button id="koicu"><input id="koicu"></input></button>
  • <strike id="koicu"><acronym id="koicu"></acronym></strike>
  •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
    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實施意見
    發布日期:2019-03-25 09:43 來源: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字體:[ ]

    蘇政辦發〔2019〕24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為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深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01號)精神,進一步增強基礎設施對推動全省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撐作用,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省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大我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三次、四次、五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要求,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大力度推進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更高水平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充分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推動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聚焦短板,提升功能。圍繞落實“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以及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堅持問題導向,回應群眾關切,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推動蘇北等經濟薄弱地區加快發展,著力補齊鐵路、機場、過江通道、公路水運、能源、水利、農業農村、城鎮建設、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短板,加快推進已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

    ——統籌謀劃,協同發力。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鼓勵支持民間資本參與補短板項目建設,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補短板重大項目儲備,加快項目審核進度,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和放大效應,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注重統籌協調,多方聯動,加強溝通,抓好落實。

    ——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注重對不同類型、不同進度的重大項目予以分類指導,實施更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對在建和新開工項目,在依法合規前提下統籌保障項目資金等要素合理需求,狠抓序時進度和質量安全,確保如期建成、發揮效益,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對儲備項目,加大協調力度,加快推進前期工作,抓緊落實建設條件,推動盡早開工建設。

    ——科學決策,防范風險。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實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必要性、可行性及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嚴格項目建設條件審核,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提升工程建設進度安排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避免盲目投資、重復建設。有效規范政府舉債融資,嚴禁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管控新增項目融資“閘門”,金融機構審慎合規經營,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二、重點任務

    (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強經濟薄弱地區發展能力。進一步加大蘇北經濟薄弱地區特別是豐縣湖西地區、漣沭結合部、西南崗地區、成子湖周邊地區、石梁河庫區、灌溉總渠以北地區等6個重點片區的交通、水利、農業、電力、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落實和實施一批帶動片區整體發展的重點項目,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增強經濟薄弱地區造血功能和發展動力。實施黃橋茅山革命老區強村富民鞏固提升政策措施,對12個重點幫扶縣(區)繼續實施“五方掛鉤”幫扶,推進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人口如期脫貧。(省扶貧辦牽頭負責)

    (二)加快推進高快速鐵路建設,打造“軌道上的江蘇”。加快蘇北、蘇中高鐵和沿江地區城際鐵路建設,積極推進市域(郊)鐵路規劃建設,抓好連淮揚鎮、徐宿淮鹽、滬通一期、鹽通、連徐、南沿江鐵路等在建項目序時進度,力爭2019年開工寧淮鐵路、北沿江高鐵、滬蘇湖鐵路,加快推進《江蘇沿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8-2025)》明確的寧宣鐵路、揚馬鐵路、鹽泰錫常宜鐵路、蘇錫常城際快線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加強鐵路過江通道和綜合樞紐建設,重點實施上元門、龍潭、七鄉河、常泰、江陰第三過江通道及南京北站等關鍵性工程。大力發展沿江沿海港口鐵路專(支)線,抓緊實施太倉港疏港鐵路項目,加快啟動南通港通海港區鐵路專用線一期工程等項目。(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鐵路辦、省鐵路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積極打造重點航空樞紐,加快實施機場升級改造。著力打造南京祿口機場國際樞紐、蘇南碩放機場區域樞紐和淮安淮河生態經濟帶航空貨運樞紐。加快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擴建、蘇南碩放機場航站樓改造、南通興東機場擴建等工程建設進度,2019年全面開工建設連云港民用機場遷建和蘇南碩放機場停機坪擴建項目,推進徐州觀音機場T1航站樓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及南通新機場規劃建設。發揮東部機場集團作用,推動全省民航機場特色發展。優化通用機場布局,繼續推進新沂、溧陽等地通用機場建設,新開工金湖和無錫丁蜀通用機場項目。(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民航江蘇監管局、東部機場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持續完善廣覆蓋公路網,構建水運綠色通道。強化省際高速公路銜接互通,著力推進京滬高速公路擴建、溧陽至寧德、宜興至長興等高速公路建設。進一步加快普通國省干線公路規劃路網建設,重點推進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瓶頸路和城鎮路段改造,繼續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完善經濟薄弱地區公路網體系。進一步完善“兩縱五橫”干線航道網,加快推進通揚線、蘇申內港、蘇申外港、蕪申線、長湖申線等航道整治工程。深化沿江沿海港口一體化改革,推進全省港口資源整合,加快完善“一區三港”港口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打造集裝箱新出海口。(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江蘇交通控股公司、省港口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不斷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以電力、天然氣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統籌優化各類能源輸儲設施,著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安全發展核電,加快推進田灣核電三期工程建設和四期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進特高壓輸電項目,推進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過江通道建設,盡快形成華東特高壓1000千伏交流環網。加強電網建設,優化完善電網主干網架,積極實施配電網建設改造工作。以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為重點,推進中俄東線江蘇段、青寧線及沿海輸氣管道等主干管網建設,積極推動中海油濱海LNG接收站建設,抓緊推進華電贛榆、協鑫如東LNG接收站前期工作。(省能源局牽頭負責)

    (六)加快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不斷提升保障能力。完善流域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加快實施環太湖大堤江蘇段后續建設、長江鎮揚河段整治三期、長江干流江蘇段崩岸應急治理、長江南京河段八卦洲汊道整治等工程,啟動實施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推進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吳淞江整治、望虞河拓浚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大區域水利治理力度,加快實施沿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黃河故道水利建設后續工程。持續改善區域減災興利條件,加快水閘、泵站、水庫等水利工程除險加固步伐,繼續推進農村水利重點工程建設,加快大中型灌區骨干工程標準化,穩步推進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綜合整治等項目建設。優化完善流域區域調配水工程體系,全面完成新溝河、新孟河延伸拓浚,加快實施鄭集河輸水擴大等南水北調一期配套工程,推進臨海引江供水等工程前期工作。(省水利廳牽頭負責)

    (七)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美麗宜居農村。加強田間道路、橋梁等農田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規模畜禽養殖場合理布局,推廣農牧結合、生態循環模式,實現種養平衡、資源綜合利用。持續推進農村電商、特色農產品加工、品牌農業、家庭農場、休閑觀光農業等產業融合發展,增強產業帶動增收能力。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美麗宜居村莊建設,加快農村改廁工作,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綠化工作,建設綠美村莊。推進農村生態河道治理,建設“水美鄉鎮”和“水美村莊”。繼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加快城鄉建設統籌區域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繼續推進全省農村危房改造,抓好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大力改善蘇北農民住房條件,同步配建公共服務設施。(省農業農村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衛生健康委、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林業局按職責分工牽頭負責)

    (八)集約建設城鎮基礎設施,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完善城市交通設施,進一步優化城市路網格局,提高城市道路通達性,改善出行環境。加快城鎮棚戶區(城中村)改造,有序推進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升級,以完善配套設施為切入點,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和居住環境質量。加快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提升安全供水保障能力。大力推進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科學實施海綿城市建設。加快構建較為完善的城市排澇體系,著力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加快建設城市公共停車場,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加快推進“最后一公里”水電氣路郵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鎮生產生活保障體系。(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郵政管理局牽頭負責)

    (九)全面提升污染防治能力,顯著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大長江經濟帶專項整治工作力度。大力實施長江和沿海防護林等生態屏障工程,加快長江岸線清理和生態修復,持續改善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因地制宜打造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全面開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城鎮生活污水垃圾專項整治。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加大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及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扎實推進餐廚廢棄物處理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支持工業園區(集聚區)配套建設專業廢水處理廠,促進工業廢水“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推進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加快實現設區市和重點地區危險廢物處置能力與產生量相適應。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監控網絡,有效提升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監控能力。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支持煤炭減量替代等重大節能工程建設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完成鋼鐵、電力、水泥等行業大氣污染治理設施超低排放改造。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園區循環化改造、資源循環化利用基地建設。(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省林業局按職責分工牽頭負責)

    (十)著力補齊結構性民生短板,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不斷擴大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民辦幼兒園覆蓋面;持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著力加強基礎教育階段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加快推進“健康江蘇”建設,加強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投入,進一步完善城鄉基層“15分鐘健康服務圈”,推進城市社區和城鄉一體化程度較高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設社區醫院,在中心鄉鎮加快建設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加快省、市和縣級婦幼保健院標準化建設,提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水平。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加強體育運動設施和網絡建設,推動“10分鐘體育健身圈”向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實施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加快推進鎮、村應急廣播站(室)建設,提升鎮、村突發應急、國防動員、綜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宣傳能力。全面加強養老設施建設,建設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較強競爭力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提升農村特困供養機構服務質量,推進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轉型。加強鄉鎮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等基本殯葬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惠民殯葬政策。(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文化和旅游廳、省體育局、省廣播電視局、省民政廳按職責分工牽頭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補短板工作協調推進機制。省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住房城鄉建設、自然資源、生態環境、金融監管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建立省級推進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工作協調機制,加強會商會辦,協同推進問題解決;各地要同步建立相應工作協調機制。各級項目審批、要素保障和行業管理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加強項目儲備、加快前期工作、落實建設條件、推進開工建設、防范化解風險等補短板各項工作,形成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工作的長效機制。(省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二)保障在建項目順利實施。堅決貫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求,對確有必要、關系國計民生的在建項目,在不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統籌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合理融資需求,推動項目順利建成,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防止形成“半拉子”工程,防止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影響社會穩定,有效防范“處置風險的風險”。在抓好工程進度的同時,狠抓工程質量,確保項目按期高質量建成,充分發揮投資效益。(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三)加快推進新上項目開工建設。加強溝通協調,強化督促調度,對納入規劃、符合條件的計劃新開工項目,按照辦理時限規定,在依法合規前提下加快規劃選址、用地、用海、環評、水土保持等方面前期工作,加大征地拆遷、市政配套、水電接入、資金落實等推進力度,推動項目盡早開工建設。對遇到問題影響正常開工的項目,按照職責分工明確相應牽頭單位和具體責任單位,主動為項目單位提供服務,研究落實解決問題的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確保項目如期開工建設。(省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四)抓好重大項目儲備滾動接續。根據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重大建設規劃以及財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資能力,對接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分近期、中期、長期三類,梳理儲備一批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重大項目。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儲備制度,明確儲備范圍、工作程序和推進機制,不斷提高重大項目儲備的制度化常態化信息化水平。按月動態更新項目進展情況,及時補充新項目儲備入庫,形成項目儲備和滾動接續機制。(省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能源局、省林業局、省鐵路辦、省鐵路集團、江蘇交通控股公司、省沿海開發集團、省港口集團、東部機場集團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五)切實加強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和項目管理。財政部門進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制度,優化申報發行程序,合理安排發行進度。提出專項債券需求及安排專項債券分配規模時,既要充分考慮各級政府基金和專項收入情況、債務水平及風險等因素,也要統籌考慮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資金需求,以及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項目儲備情況。允許有條件的地方在專項債券發行完成前,對預算已安排的專項債券資金項目通過先行調度庫款的辦法,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債券發行后及時歸墊。建立健全專項債券項目安排協調機制,各級財政、發展改革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工作銜接和信息互通,協同做好相關工作。按照省財政廳依據規定程序確定的專項債券額度,以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為重點,提出科學合理的專項債券項目安排意見,確保專項債券發行收入可以迅速使用。行業主管部門及項目單位對列入儲備、符合發行條件的項目,要加快推進前期工作,積極落實建設條件。加大財政性資金支持力度,有效盤活各級財政存量資金,積極利用以往年度財政結余資金保障必要項目。財政、發展改革及行業主管部門要協力推進本地區專項債券及財政性資金支持的重大項目建設,切實發揮投資效益。(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六)加大對補短板重大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對已簽訂借款合同的必要在建項目,金融機構可在依法合規和切實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繼續保障融資、按合同約定發放貸款,對有一定收益或穩定盈利模式的在建項目優先給予信貸支持。鼓勵通過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轉為合規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市場化方式開展后續融資。在不增加政府隱性債務規模的前提下,引導商業銀行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加大對資本金到位、運作規范的必要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的信貸投放力度,支持開發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結合各自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加大支持力度。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通過債權、股權、股債結合、基金等多種形式,積極為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提供融資。(江蘇銀保監局牽頭負責,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證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七)合理保障融資平臺公司正常融資需求。金融機構要在采取必要風險緩釋措施的基礎上,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不得隨意抽貸、壓貸或停貸,防范存量隱性債務資金鏈斷裂風險。在嚴格依法解除違法違規擔保關系的基礎上,對必要的在建項目,允許融資平臺公司在不擴大建設規模、不增加隱性債務、積極防范風險的前提下與金融機構協商繼續融資,避免出現工程爛尾。按照一般企業標準對被劃分為“退出為一般公司類”的融資平臺公司審核放貸。在不增加政府隱性債務規模的前提下,對存量隱性債務難以償還的,允許融資平臺公司在與金融機構協商的基礎上采取適當展期、債務重組等方式維持資金周轉。支持轉型中的融資平臺公司和轉型后市場化運作的國有企業,依法合規承接政府公益性項目,實行市場化經營、自負盈虧,政府以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江蘇銀保監局、江蘇證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牽頭負責)

    (八)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堅決落實中央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狠抓鼓勵民間投資各項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堅決破除民間資本進入重點領域的隱性障礙,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重點在交通、能源、生態環保等基礎設施補短板領域,常態化向民間資本推介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具有吸引力的項目。引導社會力量依法合規參與民生、扶貧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金融機構和全國信息共享平臺、“信用中國(江蘇)”網站合作,充分運用民營企業納稅等數據,推動開展“銀稅互動”,對納稅記錄良好的民營企業,提供低費率擔保增信服務。支持省級再擔保公司開展業務,推動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參與補短板重大項目。(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稅務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江蘇銀保監局、江蘇證監局按職責分工牽頭負責)

    (九)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鼓勵各地依法合規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投入補短板重大項目。對經核查符合規定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加大推進力度,嚴格兌現合法合規的政策承諾,盡快落實建設條件,推動項目順利實施。嚴格遵守投資管理程序,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可行性論證,合理確定項目的建設內容、投資規模等。進一步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操作,構建合理、清晰的權責利關系,發揮社會資本管理、運營優勢,提高項目實施效率。持續加大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盤活存量資產工作力度,鼓勵采取轉讓-運營-移交(TOT)、改建-運營-移交(ROT)等方式,將回收資金用于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建設。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發行債券,充分利用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牽頭負責)

    (十)持續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各級各部門既有項目審批系統與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對接,實現信息共享。加大在線平臺應用力度,完善項目代碼制度,加強項目代碼管理和應用,推動投資管理向服務引導轉型,優化投資環境。大力推進“不見面審批”改革,全面推進“網上辦、集中批、聯合審、區域評、代辦制、不見面”辦理模式,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推動更多項目實現“3550”目標。加快投資項目綜合性咨詢和工程全過程咨詢改革,切實壓減審批前的評價評估環節。規范審批中介行為,充分引入市場機制,提高中介服務效率。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聚焦工程設計管理體制、施工許可環節等,精簡取消部分審批前置條件,推動將消防設計審核、人防設計審核等納入施工圖聯審,進一步壓減報建審批時間。(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政務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努力降低建設運營成本減輕企業負擔。貫徹落實增值稅改革等系列減稅政策,對涉企收費只減不增、能減盡減。編制公布全省清費降本減負政策文件清單、收費減免與優惠政策清單,確保國家和省各項清費減負政策落到實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努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利用擴大省內、省際間電力直接交易規模等空間,積極推進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完善并發揮好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體系作用,鼓勵各地加快建立“政銀擔”合作模式,合理降低擔保費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稅務局、省政務辦、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能源局、省電力公司、江蘇銀保監局按職責分工牽頭負責,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十二)探索建立較為完善的投資回報機制。深化基礎設施領域價格改革,合理確定基礎設施價格和收費標準,依法依規為準經營性、非經營性項目配置土地、物業、廣告等經營資源,提高投資綜合回報,增強項目吸引力。充分挖掘基礎設施領域項目商業價值,鼓勵社會資本創新管理模式,提高運營效率和項目收益。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中的關鍵作用,明確回報預期,保障社會投資者合理權益。針對政府付費、使用者付費和可行性缺口補貼類項目等不同支付方式,建立健全動態可調整的投資回報機制,根據條件、環境等變化及時調整完善,既要使社會資本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也要有效防止政府和使用者負擔過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十三)強化補短板項目用地保障力度。對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重大項目用地給予重點支持,對省級立項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按照核銷制優先保障用地計劃。各地要加大內涵挖潛,更大力度盤活存量土地,增加基礎設施補短板領域土地供給。加大補充耕地指標省級統籌力度,力爭更多的統籌指標用于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項目。(省自然資源廳牽頭負責,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十四)防范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各地政府建設投資應當量力而行,加大財政約束力度,嚴格項目建設條件審核,區分輕重緩急,科學有序推進。審批或開工建設需要政府出資的建設項目時,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充分論證資金籌措方案、財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資能力,切實防范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嚴禁將各類財政資金作為國有企業(含融資平臺公司)、事業單位及其他任何經濟組織融資的償還資金來源,嚴禁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嚴禁以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金融機構要審慎合規經營,盡職調查、嚴格把關,按照市場化原則評估借款人財務能力和還款來源,綜合考慮項目現金流、抵質押物等審慎授信。(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保監局、江蘇證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十五)壓實地方政府工作責任。根據各領域重點任務謀劃實施補短板重大項目,必須強化各級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分清輕重緩急,集中力量保重點,有序有力推進重大項目規劃、建設。對于省市共建的鐵路等領域重大項目,各級地方政府要履行應盡出資責任、落實保障措施,確保項目按計劃推進實施。各地提出擬納入省級及以上重大規劃、重大戰略推進的項目,應當根據地方年度預算和中期財政規劃、招商引資等情況研究落實資金來源。對于規劃期內無法落實資金來源渠道的項目,原則上暫緩納入。要有計劃推進補短板重大項目實施,加大列入規劃項目和其他儲備項目條件落實和前期工作推進力度,推動規劃、儲備項目適時轉為實施項目;優先將補短板重大項目列入各級年度重大項目投資計劃,著力保障項目推進建設。(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十六)營造推進補短板工作良好氛圍。認真貫徹落實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鼓勵各地各部門積極擔當、勇于作為,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在全省上下形成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促轉型的濃厚氛圍。(省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各地各部門要把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壓實責任,分解目標任務,細化工作舉措,按照職責分工抓好貫徹落實,確保我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工作順利推進、取得實效,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加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3月1日

    (本文有刪減)


    公報PDF版瀏覽、下載: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19〕24號).pdf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最经典的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炫硕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区在线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免费版|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3 |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五月天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