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政辦發〔2019〕92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進一步推廣趙亞夫“戴莊經驗”推動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試點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12月31日
進一步推廣趙亞夫“戴莊經驗”
推動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試點方案
省發展改革委 省農業農村廳 省財政廳
省科技廳 省生態環境廳 省水利廳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著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發展新格局,推動我省現代農業邁上新臺階,促進鄉村振興,現就進一步推廣趙亞夫“戴莊經驗”,發展我省生態循環農業,提出如下試點方案。
一、總體要求
立足江蘇鄉村實際,通過試點積累推廣經驗,以點帶面,建成一批生態宜居、百姓富裕、經驗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循環農業試點示范村和村經濟合作社,提高全省生態循環農業建設水平,推動我省生態循環農業走在全國前列。
二、試點選擇
各設區市在本市丘陵山區、濕地、平原或沿海等區域遴選推薦1-2個縣(市、區),在推薦的縣中選擇1-2個有一定基礎、已成立村經濟合作社的行政村,全省共選擇30個行政村作為省級生態循環農業試點村(以下簡稱試點村)。(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等參加)
三、進度安排
(一)試點準備階段。
2020年2月組織各地開展試點申報,確定試點村名單,明確試點任務目標。
(二)試點開展階段。
2020年5月底前組織開展試點村所在鄉鎮主要負責人、村支書培訓工作,6月底前在試點村所在縣(市、區)組建服務隊伍,8月底前完成產業指導和技術幫扶,加快推進試點村生態循環農業建設。
(三)試點進展階段。
省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加大對試點村支持力度,及時解決試點村存在的問題與難點,確保試點村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取得實效,于2021年6月底總結試點過程中的經驗做法和不足,為下一步推進試點工作打下基礎。
(四)試點總結推廣階段。
2022年12月底前做好試點全面總結,適時推廣試點經驗,以點帶面在全省推廣,推動全省生態循環農業建設、農民共同富裕、鄉村治理有效走在全國前列。
四、重點工作
(一)組織培訓。
采取課堂培訓和現場集中教學的方式,完成對30個試點村所在鄉鎮主要負責人、村支書的專項培訓,以及對當地農技人員的培訓,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工作執行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培訓主要內容包括相關法律法規、專業知識及“戴莊經驗”和有關先進典型的具體做法等。(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科技廳等參加)
(二)建立健全村經濟合作社。
試點村所在鄉鎮引導試點村黨支部及農民建立健全村經濟合作社,建立“村社協同”等相關制度,明確經濟合作社負責發展經濟,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統一服務;村民委員會管理日常公共、公益事務,村黨支部通過利益聯結機制緊密的經濟合作社,推動建立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制度。(試點村所在縣、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省農業農村廳指導)
(三)加強產業指導。
組織省內涉農高校、科研院所對試點村所在縣(市、區)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進行調查摸底,在當地農技指導組的配合下,結合市場需求深入調研,以培養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恢復農業生態系統為基本原則,研究確定適合當地種植的農作物、養殖的畜禽物種等建議清單,篩選適合當地培育的微生物菌種,提出各試點村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路徑。(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氣象局、試點村所在縣人民政府等參加)
(四)完善基礎設施。
按照《江蘇省鄉村振興十項重點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2年)》等有關要求,加快推進試點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試點村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打下堅實基礎。(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電力公司等參加)
(五)加快組織實施。
試點村所在縣(市、區)農技指導組要指導試點村編制村級試點實施計劃,全面啟動試點工作。試點村所在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加快完善試點村經濟合作社,充分利用試點機遇,推動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試點村的業務指導,加大對試點村的支持力度。(試點村所在縣人民政府負責落實,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氣象局、省電力公司等參加)
五、保障措施
(一)組建服務隊伍。
試點村所在的縣(市、區)成立農技指導組,任命實干、能干、有擔當的縣(市、區)、鄉鎮科技人員或鄉鎮一線干部擔任指導組組長,組建包括政府工作人員、技術人才在內的指導團隊,充分發揮科技專業人才作用,接受省派科技人員專業培訓,負責試點村日常技術指導和服務等工作(一村一個農技指導組)。(試點村所在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指導)
(二)加強技術幫扶。
選派省級優秀技術人員,對試點村開展“一對一”的幫扶指導,加強對縣(市、區)農技指導組培訓,幫助試點村優化、細化產業發展具體實施計劃,強化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有針對性地對村集體、示范戶、經營者開展創新創業和專業技術指導。(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科技廳、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江南大學、揚州大學、省農科院參加)
(三)加大支持力度。
省級相關涉農產業發展、科技推廣、生態保護與資源利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土地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小型農田水利等資金,對試點村給予優先支持。(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參加)
(四)提供資金保障。
對省級相關部門和高校科研院所開展試點村產業發展指導、技術培訓、基層黨員干部培訓、農技指導等相關工作,省級財政給予支持保障。(省財政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等相關部門參加)
公報PDF版瀏覽、下載: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進一步推廣趙亞夫“戴莊經驗”推動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試點方案的通知(蘇政辦發〔2019〕92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