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徐州市緊扣鄉村全面振興戰略部署,以“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統籌推進農村環境整治、產業融合發展、文化傳承創新等重點工作,截至目前,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鄉村發展呈現嶄新面貌。
在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方面,徐州持續提高整治標準,中心村、精品村、風情小鎮及歷史文化村落等建設有序推進,已形成“綠不斷線、景不斷鏈,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美麗”的鄉村生態格局。邳州大蒜通過深加工衍生近百種產品,睢寧“藕蝦共養”生態養殖模式實現效益提升,賈汪“自賣頭”品牌走公司化運營路徑,帶動村民就近就業。據統計,徐州市正持續推進“5+N”農業全產業鏈建設,產業鏈條向多領域延伸,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鄉村文化建設方面,各地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搭建小戲臺、讀書吧等文化平臺,非遺傳承、民俗體驗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廣泛開展,推動鄉村文化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從“環境美”向“內涵美”轉變,有效豐盈村民精神家園。
人才回歸成為鄉村振興重要支撐。“互聯網+”技術深入農村,豐縣范樓鎮鄧莊村智慧方艙實現手機遠程操控種植,徐州經開區高架基質栽培草莓提升土地效益,電商模式激活鄉村經濟,帶動傳統村落轉型發展。
當前,徐州正以務實舉措推動鄉村“化荒蕪為豐饒,賦傳統以新生”,通過資源整合與創新實踐,讓鄉村發展根基更牢、活力更足,為“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