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江蘇帝奧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推出國內首款超低漏電流高速開關,將使遠距離、高速傳輸的光信號更加穩定。這家在模擬開關領域已將規模做到亞洲第一的上市公司,15年前還只是創始人鞠建宏心中的一個創業夢想。
2010年,在一家半導體公司任高管的鞠建宏辭職回到家鄉南通,決定創辦一家“真正服務中國市場的半導體公司”?!澳菚r國內資本市場幾乎沒有半導體方面的專業基金,天使投資人大多是創業者自己,賣房賣車創業是家常便飯?!币舱菑哪且荒觊_始,南通啟動實施“江海英才”計劃。就在資金捉襟見肘的關鍵時刻,鞠建宏被評為南通市首批“江海英才”,獲得200萬元資助?!罢潜晨砍鞘械闹С郑蹔W微才能夠在激烈競爭中穩步前行,不斷攀登新的高峰?!本辖ê暾f。
15年來,南通“江海英才”計劃已資助人才(團隊)913個,資助總額超10億元。僅資助的創業類人才企業,就累計形成銷售582.57億元、利潤19.33億元、稅收29.5億元,涌現1家科創板上市企業、1家新三板上市企業、2家中國獨角獸企業、2家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和1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投資人才就是投資未來?!蹦贤ㄊ形N?、組織部部長倪春青介紹,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擁有一支規模宏大的人才隊伍。聚焦頂尖人才、青年人才兩大重點群體,南通持續以求賢若渴之心引才、夯基壘臺之舉聚才、尊賢重士之策留才,全市人才資源總量已超170萬人,集聚高層次人才14萬人,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和省“雙創人才”入選數持續位居全省前列。
捧出最大誠意引才,多次加碼的南通人才政策,已升級至4.0版本。2023年,南通積極策應省頂尖人才支持計劃,在“江海英才”計劃中增設攀峰人才(團隊),并明確:對列為攀峰人才(團隊)的支持對象,原則上給予1000萬元資助,用于關鍵技術攻關突破;在市區購房的,給予個人100萬元安家補貼。
政策發布第二年,即有人才(團隊)入選“攀峰”,獲得1000萬元資助。今年,“江海英才”計劃再次實現突破——中國科學院馬大為院士領銜的抗慢性乙肝藥物項目成功入圍“攀峰”,新藥上市后年銷售額預計可達50億元。“政策就是我們對人才的承諾,必須不折不扣兌現。”南通市委組織部人才處負責人介紹,今年“江海英才”計劃資助項目數達100個、資助金額超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和13.88%。
疊加政策的導向作用與市場的決定性作用,讓人才在產業鏈上揮灑才智、實現夢想。4月1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4顆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的兩顆衛星,即由“江海英才”計劃引進項目——銀河航天南通衛星智慧工廠生產?!拔覀兟鋺舻模四贤▽萍紕撔碌闹匾?、對人才的支持,還有這里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制造能力?!便y河航天創始人徐鳴介紹,公司供應鏈合作伙伴已從最初的100家增至1300多家,一顆顆射向蒼穹的衛星,帶動起周邊區域衛星制造、通信技術等多個領域協同發展。
以機遇邀約人才,在賽場發現人才。不少人才與南通的緣分,始于一封“江海英才”創新創業大賽邀請函。2023年,深耕電子半導體新材料領域10余年的劉雷,攜“晶圓封裝用高解析度光刻膠膜及低溫固化感光PI膠膜”項目來到南通,獲“江海英才”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與獎杯同時遞來的是創業邀請。比賽結束,劉雷就在蘇錫通園區創立江蘇鐳利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得到市“江海英才”、園區“金英計劃”共計400萬元資金支持。去年一季度產線投產,目前已實現營收700余萬元。
15年持續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江海英才”創業周已成為南通規模最大、成效最好的招才引智載體,累計邀請170余名兩院院士、290多名知名高校院所領導、近460名國家級人才、1200多名創投風投專家參加,落戶人才項目超1100個,新增人才及創投資本130多億元。
第十五屆“江海英才”創業周計劃于7月中旬舉行,在長長的活動列表中,記者發現了“萬名學子南通行”——將利用暑假,組織廣大高校學子走進南通、熟悉南通,進而選擇南通。幫助青年人才邁好走出校園“第一步”,南通拿出真金白銀,提供從大專到博士后、最高8000元/月的津補貼體系。近兩年,該市兌現人才津補貼超11.5億元,惠及17.9萬余人,年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連續突破5萬人。
培育吸引人才堅持“長期主義”,助力創新創業甘做“耐心資本”。這,或許就是南通人才資源總量持續攀升、高層次人才加速集聚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