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14000319/2020-00133 | 分??????????類: | 政府辦公室(廳)文件?農業、林業、水利?通知 |
發?布?機?構: |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發?文?日?期: | 2020-04-05 |
標??????????題: | 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促進鄉村振興實施意見的通知 | 主???題???詞: | |
文??????????號: | 蘇政辦發〔2020〕22號 | ||
內?容?概?述: | 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促進鄉村振興實施意見的通知 | ||
時??????????效: |
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
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
促進鄉村振興實施意見的通知
(蘇政辦發〔2020〕22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促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4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
促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
省市場監管局 省農業農村廳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19〕120號)精神,加強我省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促進鄉村振興,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農業農村標準化體制機制,優化標準體系,加大標準有效供給,強化標準實施,創新標準服務,提高農業農村標準化發展水平,為新時代江蘇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支持、市場驅動,逐步形成政府管理順暢高效、制度保障健全完備、市場主體活力迸發的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格局;堅持統籌推進、分工負責,充分發揮各級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的綜合協調職能和農業農村等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的行業管理職能,建立健全農業農村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和各項工作機制;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充分考慮地區差異及行業發展特點,探索制定適合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農業農村標準化政策措施;堅持開放合作、互通兼容,積極參與國內外標準化活動,主導和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制定,推動江蘇標準“走出去”。
(三)主要目標。
到2022年,省、市、縣(市、區)建立健全農業農村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和各項工作機制,標準化助力鄉村振興作用得到加強。服務鄉村振興的標準體系初步構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基本建成,農業農村綠色發展、鄉村治理和農村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初步建立,發布實施相關領域地方標準150項、團體標準100項、企業標準1000項;農業農村標準化水平明顯提升,建設相關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30個以上;農業農村標準化服務與推廣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初步建立;參與國內外農業農村標準化活動能力明顯增強。
到2035年,農業農村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和各項工作機制更加健全,支撐鄉村振興標準體系更加完善,標準推廣實施、標準化服務水平顯著增強,標準化服務鄉村振興的效能充分發揮。
二、主要任務
(一)持續推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工作。圍繞優質稻麥、綠色蔬菜、特色水產、規模畜禽、現代種業、林木種苗和林下經濟、休閑農業、農業電子商務等8個產值千億元級產業,組織開展標準體系研究,著力構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選擇優勢推廣品種、現代種植養殖技術、產品分等分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冷鏈物流、農機與農藝融合發展、農田水利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領域制定一批標準,促進標準有效供給。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園區等單位,開展農業標準化試點示范,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在全省推廣實施。在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農旅康養服務、農村電商等領域,強化標準集成應用,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申報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支持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特色農產品原產地保護和標準化生產示范。
(二)著力加強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標準化工作。以農業生態環境監測、農業面源污染防控、耕地質量保護、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秸稈綜合利用、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漁業環境監測與生態修復等為重點,制定實施一批標準,促進農業綠色發展。以村容村貌提升、農房建設、生活污水處理、黑臭水體治理、河道綜合整治、垃圾處理、廁所建設改造、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村莊環境長效管護等為重點,制定實施一批標準,促進農村綠色發展。開展循環農業和美麗鄉村領域標準化試點,助力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改善。
(三)探索開展鄉村治理標準化工作。推進農村基層黨建標準化建設,開展相關標準研制和標準化試點。推進農村治安防控領域標準化建設,在警務、消防、安全生產、網格化服務管理等重點工作中,加強相關標準制定和實施,開展標準化試點示范。圍繞村級事務公開、村級議事協商等農村社會治理領域,加大標準研制力度,將我省鄉村治理取得的經驗及時固化為標準并推廣實施,促進鄉村治理能力提升。打造一批新型城鎮化標準化試點示范,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四)扎實推動農村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加快推進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以農村義務教育、農村就業服務、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農村養老服務、公共法律服務等領域為重點,開展相關領域標準制定。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建設,加強農村公共設施管護、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農業社會化服務等領域的標準制定和推廣實施。開展農村公共文化和農村科普標準化工作,推動農村優秀文化傳承、保護和發展。在農村公共服務領域開展標準化試點,以點帶面促進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提升。
(五)穩步推進農業品牌標準化工作。加強地方優質、特色、綠色農產品和地理標志產品標準研制工作,開展農業品牌培育、評價與保護標準制定工作,增加標準有效供給,為品牌培育奠定基礎。加大標準實施和品牌推介力度,推動形成一批全國著名、國際知名的“蘇”字號農業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和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六)積極創新標準化服務方式。扶持農業農村標準化科研服務機構發展,強化農業農村標準化基礎研究。支持和推動行業組織、科研機構、學術團體以及相關標準化技術組織拓展標準化服務,為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單位制定實施標準提供專業化服務。加快推進我省承擔的優良食味水稻、食用菌等國家農業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建設,發揮各類標準化技術平臺作用,積極開展農業標準體系建設、農業標準化培訓和示范推廣等服務,創新標準化服務方式。
(七)積極參與國際國家標準化活動。支持園藝、畜禽、水產、糧油等領域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制定活動,承擔相關領域國際和全國標準化技術組織秘書處工作,鼓勵支持我省專家擔任農業農村領域國際和全國標準化技術機構職務。支持和推動出口農產品示范基地、蘇臺農業合作創業園區等主體,構建和實施標準體系,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標準化合作,促進開放型農業生產主體高質量發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發揮省標準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加強全省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的統籌協調,促進形成工作合力。省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和監督指導,農業農村等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積極推進本領域標準化工作。各市、縣(市、區)以及有條件的鄉鎮(街道)要強化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統籌協調,推動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制定出臺農業農村標準化政策措施。
(二)完善工作機制。在省標準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框架下,建立農業農村標準化專項工作會議機制,每年召開不少于一次專項會議,部署年度農業農村標準化重點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建立健全技術、專利、標準協同發展機制,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成果、適用管理經驗向標準轉化。探索建立健全檢驗檢測、監督抽查、認證認可等相結合的標準實施評價機制,推動標準有效實施。進一步完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監督機制,提升標準質量。各市、縣(市、區)以及有條件的鄉鎮(街道)要建立完善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機制,明確工作目標和年度工作計劃,推進各項工作有效實施。
(三)強化政策保障。強化標準化工作經費保障,推動各級政府將標準化工作經費納入本級預算,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鼓勵和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加大投入,形成市場化、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強高校標準化學科建設,在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中增加農業農村標準化內容,推動標準化普及教育。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技推廣人員標準化工作培訓,提升農業農村標準化人才隊伍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能。加大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宣傳力度,利用世界標準日、中國農民豐收節等節日,宣傳普及農業農村標準化政策、優秀成果和先進典型,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營造全社會重視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的良好氛圍。
關聯閱讀:省市場監管局:《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促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解讀